药品说明书字号,已经是困扰老年人群的重要问题。
在一次媒体采访中,受访的老年人众口一词,都在吐槽药品说明书的字号太小,不容易阅读,给自己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一些老年人只能借助放大镜、老花镜,在光线好的地方眯着眼睛仔细看,即便如此,看起来也很费劲。
为什么药品说明书的字号印得那么小?
经查,有关法规只是提到“说明书中的文字应当清晰”,没有对说明书的纸张大小、字体字号等作出具体规定,因此各药企只要把说明书的字迹印得清晰即可,但由于要印在说明书的内容比较多,为了节约成本等,只能把字号印小。
因此,由于看不清说明书上的字,不少老年人表示,现在基本不怎么看说明书,他们在看病或买药时,先问清楚怎么吃,用笔记下来,回家后就照着怎么吃,但是,对于禁忌症、注意事项、保质期等情况一概不知。
还有的老年人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经常跑到药店去咨询。
而大多数药店也只是配备了放大镜、老花镜、用法用量便签等物品,有的药店还将老人常用药放大版说明书张贴在药店的醒目位置,供老人查阅。
国家药监局:提高药品说明书可读性
对于说明书字号太小的问题,有人反映至国家药监局。
日前,针对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和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有关药品说明书字体格式的提案和建议,国家药监局在答复时表示,将进一步研究规范药品说明书相关管理,督促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落实主体责任,持续提高药品说明书的可读性,减少患者在阅读说明书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全面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国家药监局表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推进,中老年用药群体日渐庞大,药品标签、说明书作为患者获取药品相关信息最直接的方式,信息的辨识度关系到中老年群体的用药安全。如何帮助他们更为便捷地识读药品外标签信息,对保障中老年群体的用药安全十分重要,国家药监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
因此,国家药监局在加强药品说明书及外标签印制管理的同时,积极对拓宽药品重要信息提供方式进行探索,如研究探索电子说明书在患者用药过程中的应用。
具体来说,患者可以通过扫描药品包装上的二维码,输入药品名称、批号及生产企业等多种途径获取电子版说明书,并可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中根据需要自行调整说明书内容字体大小或选择对说明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语音播报等,进一步减少中老年患者在阅读说明书过程中遇到的障碍。
执业药师:会说话的说明书
值得注意的是,在解决当前说明书字号太小的问题上,执业药师群体被寄予厚望。
国家药监局表示,完善执业药师制度,加强药学服务,也是解决当前部分药品说明书字号过小的有效手段之一。中老年患者如在用药过程中遇到困惑和障碍,可向药品零售企业的执业药师进行咨询。
相关政策显示,2016年修订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第一百二十五条对药品零售质量管理做出规定,要求“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执业药师,负责处方审核,指导合理用药”。2017年修订的《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开办药品零售企业应符合设置“具有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经营处方药、甲类处方药的药品零售企业,必须配有执业药师或者其他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以指导患者安全、合理用药。
国家大力推进执业药师配备,最终的目标也是为了更好地指引公众安全合理用药,这也是执业药师最基本的职责之一。
换句话说,不管说明书阅读起来是否直观、方便,执业药师都应当充当起“活动的说明书”“会说话的说明书”,为消费者答疑解惑,指导消费者安全用药。